中国体彩网 > 新闻中心 > 四力工作

与人工智能相交,与未来之城相通——市交通运输局在“追赶江浙、争先江淮”中我要做的一件新鲜事

作者:规划建设科 陈有胜 发布时间:2023-08-18 10:39 信息来源:市交通局 访问次数: 字体大小:

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:加快建设制造强国、质量强国、航天强国、交通强国、网络强国、数字中国;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,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、人工智能、生物技术、新能源、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;加快发展物联网,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,降低物流成本;优化基础设施布局、结构、功能和系统集成,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。面对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交通与智能如何充分融合、协调发展,全面建设交通强国谈自己一点感受:

一、交通发展的阶段

交通系统是城市系统的子系统,城市的空间形态、人口规模、生活模式等,对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产生重要的影响和指导。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雄安新区考察时指出:交通是现代城市的血脉,血脉畅通,城市才能健康发展。要在建设立体化综合交通网络上下功夫,着力打造一个没有“城市病”的未来之城,真正把高标准的城市规划蓝图变成高质量的城市发展现实画卷。

在城市发展过程中,我认为交通有这么几个阶段:

第一个阶段以小汽车交通为主导。这个是我们都经历过的,它就会给我们带来一系列的交通拥堵、交通安全和交通环境问题,目前我们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。

第二个阶段是以绿色低碳的公共交通为主导发展模式。一方面,采用绿色低碳的地铁、公交等公共交通方式来解决环境问题,另外一方面依靠步行、自行车、共享单车等,来解决公共交通最后1公里的衔接问题。

第三个阶段是智慧城市与智慧交通发展模式。随着技术的发展,我们引入了先进的智慧交通的技术,转化为以公共交通、公共空间,还有智慧的技术等为主导的发展模式。未来的交通出行将变得更加智能与便捷。

二、未来的“铁公基”和交通工具

未来的交通系统,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出行生态系统,随着新技术的应用与社会的发展,将从“提供交通工具”向为“提供出行方案”来转变。

未来的“铁公基”(铁路、公路等基础设施)将不再是简简单单的铁路和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,将变成智能道路,也就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。未来的智能道路将更加生动活泼,能够与使用传感器的运输工具和人员进行交流,数据采集能力以及对环境变化作出响应的能力。

未来交通工具可能呈现出四大趋势:低碳化、效率化、智能化、物联化。

低碳化:低碳化出行正在不断深入人心,在尾气排放引起的雾霾日益严重的今天,电动化、新能源、环保化大意识越来越强烈,而反映到供应端,围绕低碳化推出的交通产品及解决方案也在不段涌现。

效率化:提高出行工具使用效率才能进一步降低能耗使用,社会的未来并不是每个人都要拥有一辆汽车,只有让现有的汽车尽可能跑在路上,才能最大程度减少拥堵。同时高速的交通工具也将会大大缩短出行时间,提高交通效率。

智能化:出行智能化是生活品质的进一步提升,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在汽车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,未来也将在其他交通工具上得到普及,L5级(完全自动化驾驶技术)将成为现实,彻底改善人们的出行体验

物联化:出行物联化是通信技术、物联网技术等将车辆与车辆、车辆与基础设施、车辆与货物等相连,实现车辆之间互联互通,通过以精细、动态、科学的管理,实现交通的自动化、可视化、可控化、智能化、网络化,实现整个交通系统最优化管理。

三、我应该怎么做

一是聚焦规划引领,抢占“智高点”。不谋全局者,不足谋一域,世界发展日新月异,唯有深刻把握大趋势,抢占“智”高点方能打好主动仗。近年来,我国加快发展智慧交通,印发了《“十四五”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》 等一系列政策,在智能交通基础设施、出行服务、车路协同等重点领域引导智慧交通产业化发展。下一步,我将围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有关要求,结合我市实际,进一步加强有关规划任务落实,学习借鉴先进城市的建设经验成果,做好基础设施顶层架构规划,做到设施未建规划先行,以标准框定基础设施建设。

二是聚焦基础设备,下好“先手棋”。思深方益远,谋定而后动,对于未来城市基础设施的升级或新建,应避免在需求不明确的情况下“一步到位”,造成“投入大、应用少”的局面,要以应用需求为驱动,按需规划基础设施覆盖范围,按需建设不同级别道路,按需部署不同等级、不同组合的设施设备。同时,避免智能交通的“马太效应”。所谓马太效应,是指多的越多、少的越少的一种正反馈现象。现在的智能中国体彩网主要面向的是高速、高铁和地铁等。相反,一直处理短板的普通公路在硬件设施方面仍有较大补足空间,应该根据普通公路的区域特点、经济水平、个性化需求等实际情况逐步推进完善智能中国体彩网。

三是聚焦改革创新,形成“新格局”。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,智能交通是一项系统工程,涉及交通领域的方方面面,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,发挥创新的第一动力作用。要围绕全面提升智慧交通发展水平,加快发展交通运输新型基础设施。同时,在交通运输公共服务、监测预警、综合应急指挥和监管、舆情主动响应、驾驶培训等领域,加快移动互联网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、云计算、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。

中流击水,奋楫者进;人到半山,唯勇者胜。我将坚持交通天下、与世界相交、与时代相通,以追赶江浙、争先江淮为目标,做“三敢四要”的新时代青年,为建设交通强市贡献绵薄之力。以上是本人一点所思所想,如有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同事批评指正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